按导视标牌的形态区分,可将其分为悬挂式、立杆式、卧式、立面镶嵌式、立面半挑式、摆放式、吸墙式、桌面立牌和移动立牌等。设计制作时采用什么形态的导视标牌,主要根据空间大小、场所性质和功能、受众特点、安装可行性及导视系统风格定位等来确定。根据形状还可以将导视标牌分为常规标牌与异形标牌。常规标牌由于不需要采用特殊设备和工艺,成本较省;异形牌不但价格高,而且制作时间较长,安装难度也会加大。
总之,目前学校导视系统在文字使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错字、别字、表述混乱等),应当尽早实行学校导视设计语言文字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字体的选择和使用是学校导视设计的重要部分,平面印刷或立体雕刻的字体都是导视系统的视觉信息捕捉点,它们承担着导视的基本功能和信息的传播作用。通过字体能领会一个学校的特征,一个品牌的风格,一个组织的精神。通常活泼可爱的字体适用于小学和幼儿园;庄严肃穆的字体适用于中学和大学;而纤弱的字体可用于女生活动空间如女生宿舍等。遗憾的是,目前学校导视设计中,经常发生这些字体的随意使用。与其他导视设计相比,学校导视设计有其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由于这句话写在拐角处,再加上镜面倒置现象,学生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读到它。
必备型标志中大家较为熟悉的就是交通导视系统。由于适用人群很广,且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工作秩序,交通导视系统必须要遵循严格统一的规范,体现交通标志的高度视觉传达功能和警示功能,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交通系统导视标识的颜色、形状、材料、尺寸和设置位置等都有统一规范,需要我们不折不扣的执行,如此才能便于各个交通参与者快速清晰甚至瞬间识别,保证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法定必备导视是导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对此已经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制定了各种设计制作安装规范。不过在实际操作环节,真正实现准确、完整、规范、清晰的导视要求。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导视标牌制作也涌现出各种新工艺新手段。丝网印刷无疑是最经久耐用的,但与丝网印刷和覆膜技术相比,数字印刷具有天然的优势。原因在于数字印刷的个性化和便利性尤为明显,比如导视标牌制作过程中的局部图像需要更换,只需数字编程直接将图片更换就行。无论从价格还是效率的角度讲,均特别适合大批量印刷。究竟使用何种制作工艺,需要根据导视系统标牌信息内容及要求而定。
导视标牌根据线条、光束可分散集结的原理设计,并将光的线条设计为导视标牌的造型,既有科学基础,又美不胜收。使用这种导视标牌,可以轻松掌握道路的延伸、走向、路程等信息,且这些导视信息会一直伴随游客左右,使他们能够毫不费力的按图索骥,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仔细阅读相关信息。为使导视系统设计达到在环境背景中不过于突兀的效果,设计师没有根据地点对其进行设置,而是使它看起来如同一个点缀一样,装饰在不同景点的周围。与此同时,这一做法还使不同区域间的过道明显化了。对于拱形墙门来说则好像是装了一副可折叠的羽翼,方向指示、图标、区域名称和主要事件等各种各样的导视信息尽在其中。
字体的选择:可触摸的英文字母都应该是Sans Serif黑体大写。大写比小写的结构更简单、更容易辨认,但不能采用斜体、粗体或任何Serif字体。4.字体的比例:大写“0”的宽度至少应是高度的55%,英文字母“I”的高度应是宽度的110%。5.字体的高度:应按照英文大写字母“I”设置,其高度限于5/8inch≈16mm至2inch≈51mm之间。6.字体的粗细:应按照英文大写字母“I”设置,笔画的粗细不超过“I”的高度的15%。 2.盲文在标识中的位置 .导视设计时盲文一般直接被放置在标识内容的下方,尽量保持不断行。盲文的文字必须置于大于距离地面122cm的高度,可触摸图形的底线距离地面不能低于152cm的高度,这样才可能方便盲人触摸。基于以上标准,针对视觉障碍人群而提供的信息只能限定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之内。即使当可触摸内容被分为多段排列时,盲文也应排列于可触摸图形之下约9.5mm的位置并排列为一行,保持盲文距离标识边缘及其他信息9.5mm以上。
导视系统标牌信息内容还需要保持形象表现和传达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各种视觉信息导视牌,虽然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形式,但它们可以通过本身的形态、色彩、材质和工艺以视觉形象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帮助人们理解导视信息。在同一个导视系统中,形象的设计风格、元素和色彩,甚至标牌安装标准都应该保持一致性,这样才能提高视觉信息的连贯性和标牌系统的整体性,让人们形成统一的印象。当然,创新设计永远是导视系统的内在要求,如果导视系统标牌信息不但清晰明确、和谐统一,而且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其初衷便百分之一百的实现了。
按内容和功能划分,可将导视标牌分为:主导视牌 (体),它是一个区域或主题的核心展现;次导视牌 (体),主要用于分区域、分主题或区域次要入口的标识;方向导视,如各类箭头符号、南北东西指向等;定位导视,如楼号、门牌号、名称标牌等;定量导视,多用于警示、提示,如大小、多少、急缓、轻重等。除此以外,室内、室外垃圾桶,资料架,室外地灯装饰等,有时也可以作为导视系统的一部分。
导向系统设计是一门包含众多视觉元素的学科,其中就包括色彩和形状两项重要元素。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人眼在观察事物和捕捉视觉信息的时候,需要借助自身的生理机能及外界的光线反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和导向系统设计界多年的实践经验,色彩与形状的识别性与观察时间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视觉传达到物体并反射回人眼的第一瞬间,人眼对色彩的关注度是80%,而对形状的关注度却只有20%;在持续观察2分钟后,对形状的关注度增加到40%,对色彩的关注度则降低至60%;再持续观察5分钟,颜色和形状对人的视觉识别力趋同,即各占50%的比例。另一方面,就记忆而言,实验数据表明:短时间内色彩更容易记忆,但随着时间变长、记忆开始模糊,则形状更容易被记住。
对于一些警示性的标识,在夜晚它的作用比白天显得重要,譬如“高压勿近”、“下坡防滑”等,导视设计中应考虑到在白天的情况下,色彩满足导视系统统一色调的要求,而在夜晚则要求它发光。在这方面现有的工艺水平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例如针对车辆的导向标识可采用微珠反光膜;针对行人可采用灯箱式或发光片、导光板等。路标类导视设计具体包括不同运动速度和距离环境条件下的导视信息传递和视觉导视的心理分析等;而看板类导视设计一般包括形象识别标识、警示性标识、行业标识、服务图形形象和公共场所标识等。城市立体化交通催生了公共交通导视设计,公共交通导视设计则是城市交通顺利运行的有效保障,必须引起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的高度重视。针对目前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常见问题,也需要我们多做反思和总结,提出切实有效的城市公共交通导视设计改进建议,并根据城市立体化交通的原则和要求不断改进。